首先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动笔,向各位粉丝致歉,工作上的压力和自己也在写歌,最重要的是懒,而不愿意思考,确实是让人沦陷的深渊。还好,我准备往出爬一下。
其实这篇文章部分是“虎嗅网”发布的文章,借题发挥,说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1.
对于吴亦凡,在中国Hiphop音乐圈子也是毁誉参半,有的人喜欢,有的人唾骂。
在我看来吴亦凡现在的确是一名“嘻哈歌手”,而不是“Rapper”或“Hiphop歌手”,对此的定义为现在大众对 Hiphop 所知的称呼为“嘻哈”,纯属我的个人看法,也不必纠结。回归吴亦凡,他是从 idol 所转型的,其实没有具备现在中国Rapper所处的情境——从地下一步一步成长。
所以,我们只能承认他为“嘻哈歌手”,而非中国寻常意义上的“说唱歌手”。那么他作为“嘻哈歌手”,又是否成功呢?
2.
吴亦凡的艺人之路可以分为两段,前半段是偶像艺人,后半段是嘻哈歌手,《中国有嘻哈》就是那条分界线。在“你有 Freestyle 吗” 引爆网络后,吴亦凡从偶像艺人升级为嘻哈歌手,他想做嘻哈音乐的野心昭然若揭。
在《纽约客》近日的一篇长文中,作者讲述了小众的嘻哈音乐厂牌——88rising,是如何在美国运作并推广亚洲饶舌文化的,其中,他特别描述了88rising与吴亦凡的合作经历。
早在2016年2月,在88rising的牵线下,吴亦凡与Travis Scott(欧美嘻哈圈当红歌手)正式合作。2017年10月10日,合作单曲《Deserve》在Spotify、iTunes两大平台正式上线(88rising负责这首歌曲的部分制作和社交宣传等)。《Deserve》成为吴亦凡正式打入美国音乐市场的第一支单曲。
上线两小时后,《Deserve》问鼎美国iTunes即时榜和Hip-Hop/Rap分榜,但表现昙花一现,更尴尬的是,发布当天,这首单曲总下载量不到一万。即便如此,吴亦凡还是成功在欧美流行音乐圈刷了一次存在感。
3.
其实2016年11月,吴亦凡的豪华制作阵容《JULY》发布后,就已经算是开始试探欧美市场。11月4日在Apple Music + iTunes首发后,便打入美国iTunes下载榜TOP 50,获得该榜单全五星好评。同时稳居该榜单分类榜第一,并迅速出现在亚太等多个地区以及各个国家的热门试听榜前三的位置,《JULY》让吴亦凡成为首位被Apple Music全球编辑联合推荐的华语男歌手。
之后吴亦凡顺势而为,又在2017年1月发布了《juice》;于11月发布了《B.M.》,《juice》甚至成为电影《极限特工:终极回归》的电影主题曲。为了高水准和国际化,吴亦凡下足了血本。2017年2月,吴亦凡又被格莱美邀请前去颁奖典礼观礼,在接受采访时说:“努力从亚洲出来,想要展示给全世界中国人是可以做嘻哈音乐的。”他想在中国市场开辟一个全新的、主流的嘻哈市场。
天不遂人愿,中国嘻哈仍然没有完全走上地面,不小心夭折了。
但是《中国有嘻哈》的播出,当时网传吴亦凡(2017年)的代言费超过700万。百度指数显示,吴亦凡自6月以来的的搜索数据飞速上涨。还有媒体爆料:《中国有嘻哈》制作方为潘玮柏开出了1500万人民币的片酬,而吴亦凡的片酬想必一定是在这个数额之上。
借节目东风,吴亦凡发行了数字专辑《6》,这张专辑的销量约为180万。与另一位“归国四子”鹿晗相比,后者在同期的发行的《I》销量仅为146万。
4.
然而在《Deserve》上线之前,粉丝在微博分享了如何在Spotify和iTunes打榜的教程。吴亦凡的新单曲一推出,就刷新各种记录,但在粉丝的购买力被开发完之后,排名一落千丈。
《juice》还曾被质疑抄袭:“MV里先是造型抄Justin Bieber,然后move、打光抄Drake的Hotline Bling,接着抄ASAP Rocky的橙色outfit、dreads,连镶金牙都抄。可真是纯正的做自己音乐。喜欢黑怕就自己创造新的,抄来的不值钱。”尽管无从考证,但这首歌突出的标准化制作,无非只是为了证明吴亦凡要当嘻哈歌手了。
对于依靠包装和运作的艺人来说,能否摆脱“偶像艺人后遗症”决定着吴亦凡能够在音乐领域走得更远。
搞嘻哈是一个既苦又难的活儿,除了要有过硬的说唱和创作能力之外,歌手的态度、创新能力、个人特色是重要的“考核标准”。
5.
很简单,当下大热的欧美说唱歌手,比如在今年的格莱美上包揽说唱类大奖的 Kendrick Lamar,和与吴亦凡合作过的Migos,尽管他们没有出众的外表,但是才华过人、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和个人特色,对嘻哈音乐有独特的见解。再比如元老级人物,Eminem、Snoop Dogg......他们大多都是草根出身,从学生时代开始写歌,那些歌词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相关,这也让他们的音乐有了灵魂的内核。
这也是 Rapper 与 idol 的本质不同,但基于中国国情,吴亦凡这也无非是一条最行得通的路子。但是吴亦凡的说唱功底,令人汗颜。所以,如果吴亦凡真的想做中国的Hiphop先锋,乃至亚洲的Hiphop先锋,只有号召力和粉丝,是不行的,对于说唱,对于我们真正的说唱,作品仍然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无疑,作为“嘻哈歌手”,吴亦凡是非常成功的,把一个地下的文化,融入了大众接受之内。但是作为“Rapper”,恐怕并不成功,很显然在Hiphop文化发达的国外,听众并不买账。
如果吴亦凡真的想引领中国的Hiphop,无论是商业也好,野心也罢,并不是单单耍帅和营销就可以实现的,吴亦凡还需要忍受住,目前大多数Rapper都在忍受的创作上的煎熬和成长道路上的寂寞。
最后以我个人观点聊两句,我个人是并不喜欢吴亦凡的,很简单,因为他的作品我不爱听。但是作为一个小小的写手来说,我还是非常喜欢他这种尝试的野心,我也知道很多地下Rapper还是用冷嘲热讽态度来看吴亦凡,抛开他很多确实脑残的粉丝来说,他起码走出了中国,走出了亚洲,让中国Hiphop出现在了“外面”,这也是值得肯定的成绩,走出去了就比我们坐井观天要强,不是吗?
(文中部分文字来自 “虎嗅网”《吴亦凡“国际嘻哈歌手”的人设还能坚持多久?》)
文末,为大家推荐一首说唱,来自我最近一直在听的 Real 地下Rapper——孤矢,当然也是由我的 idol 变为我的 Homie 的一位性情中人。对于2017年中国Hiphop的大起大落,很多话我们都憋在心里,用这首歌表达出来。无论你是吴亦凡的铁粉,还是说唱圈的资深听众,希望你们用心听听歌词所表达的,再去思考,我们该面对的。
Peace
喜欢文章的话点一下广告
我的心里有你???